为加强中药系教师的科研诚信意识,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科研工作的新挑战,中药系于2025年11月5日在系例会上开展了“科研诚信与AI伦理”主题学习活动。本次学习由中药系主任徐丽霞主持,旨在引导教师正确认识AI技术对学术研究带来的影响,明确科研诚信底线,确保学术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。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,ChatGPT等大型语言模型已广泛应用于科研领域,极大提高了研究效率。然而,同时也带来了诸如“AI洗稿”“数据装饰”“代笔”等新问题,严重威胁学术研究的诚信性。在中药领域,从文献整理到数据分析,再到实践研究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受到AI技术的不当干预,这不仅损害了中药学科的科研公信力,也可能对传统中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。
在本次例会上,徐丽霞主任首先介绍了AI技术在科研中的应用现状,强调了AI技术在提升研究效率的同时,也带来了新的科研诚信问题。她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AI生成内容的隐蔽性和复杂性,指出AI技术可能携带算法偏见,甚至生成虚假或误导性内容,这对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构成了严重威胁。她特别指出,中药领域尤其需要警惕类似问题,因为中药研究的严谨性和可信度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。
在会议的讨论环节,徐丽霞主任与教师们围绕如何在科研工作中合理使用AI工具展开热烈讨论。她建议,应加强科技伦理教育,厘清AI对科研诚信的影响机制;同时,教学科研人员需明确责任边界,避免将AI生成的错误内容误用或归责于技术本身。
本次主题学习活动的举办,不仅提高了我系教师对科研诚信和AI伦理问题的认识,也为中药学科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通过系统的教育与引导,教师们深刻意识到,科研诚信是学术研究的基石,也是中药学得以传承与创新的根本保障。
徐丽霞主任在会议的最后总结中强调,科研诚信是中药学科发展的生命线,每一位教师都应肩负起维护科研诚信的责任。她呼吁全体教师在日常科研工作中,既要积极拥抱新技术,又要坚守科研诚信底线,为中药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。
